128、参加工作的第一年,我分配到了一所初中学校,并且做了初一(三)班的班主任。由于是新来的教师,加上比较年轻,与学生无代沟,思想观念比较“开放”,所以我很快受到了全班同学的欢迎,我也很快和学生打成一片,融为一体。课堂上,我给他们讲故事,拓展知识面,用故事说明道理。课后我积极参加他们组织的班级社会活动。级部里好多老教师提醒我要适当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,要不然你的威信就丢失了,再管学生就难了。对此我不以为然。
果不然,第二学期的时候学生就有了一些变化。有些学生开始不遵守班里的规定,认为班主任很和蔼,犯错也不会受到“惩罚”,有些学生会提出一些在我看来出格的要求,因为在他们看来班主任是有求必应。有些学生在和我谈话的时候,摆出一副无所谓的姿态,反正班主任也不会发火……
到了初二,由于忽视了学生进入了叛逆期,我和学生的关系开始从不协调到对立了。我尝试着开始发火或者“惩罚”,然而于事无补,相反有些学生故意和我对着干,在上课的时候故意捣乱,在课下还给我起绰号,在学校集体活动中也故意表现毫无纪律……对此,我陷入了深沉的痛苦之中。
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,根据富勒的理论,“我”正处于教师成长的( )阶段。